張仲景,作為中醫(yī)界的泰斗,其醫(yī)術和醫(yī)德一直為后世所傳頌。其中,小青龍湯作為仲景的經典方劑之一,其作用與使用方法備受關注。今天,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仲景的小青龍湯究竟有何神奇之處,以及如何正確使用它。小青龍湯,源于仲景的《傷寒雜病論》,主要由麻黃、芍藥、細辛、干姜、炙甘草等中草藥組成。它具有解表散寒、溫肺化飲之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療外感風寒、內停水飲所致的多種病癥。那么,小青龍湯的適應癥究竟有哪些呢?

首先,小青龍湯主要用于治療感冒、咳嗽等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。對于感冒引起的咳嗽、痰多、氣喘等癥狀,小青龍湯具有很好的療效。其原理在于小青龍湯中的藥物成分能夠發(fā)散外邪、宣肺止咳,從而達到緩解癥狀的效果。
其次,小青龍湯還可以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。這些疾病往往與過敏、感染等因素有關,而小青龍湯則能夠調節(jié)人體的免疫功能,緩解支氣管痙攣,改善呼吸狀況。
此外,小青龍湯還可用于治療肺部疾病,如肺炎、肺氣腫等。這些肺部疾病常常表現(xiàn)為咳嗽、咳痰、氣喘等癥狀,而小青龍湯則能夠通過其藥效成分的作用,達到消炎、止咳、平喘的效果。除了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外,小青龍湯還可以用于治療部分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,如胃脘痛、慢性胃炎等。這些疾病往往與脾胃虛弱、寒邪侵襲等因素有關,而小青龍湯則能夠溫中散寒、化飲止痛,從而緩解胃部有水飲病癥出現(xiàn)的不適癥狀。
對于這個小青龍湯,什么時候用呢?比如說,有一些人有一個癥狀:怕冷,不敢吃涼的,咳嗽,晚上躺下就會加重一些,流清鼻涕。像這種現(xiàn)象,我們中醫(yī)講呢,叫水寒射肺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身體里有些寒水一直向上攻沖,沖逆影響了肺的宣發(fā)升降,那么他就會咳,那為什么說他在躺下的時候會加重呢?因為我們在站著或者坐著的時候,這個水液它是下沉的,水往下處流嘛。但是你一旦躺下之后,這種水癮痰濁呀,會向上攻沖,所以說他躺不下,一躺下就喘。這里的痰飲水液,是因為我們體內有寒,其表又受寒,兩寒相襲所導致體內的這種水液代謝不出去,那么寒飲相累。原始病基病因是一樣的。所以說我們去治療的時候,主要以溫化的思路,就是以溫性的利水化痰的思路去治療。那如果在這個狀態(tài)下,你再去輸水或者喝大量的水,或者用了一些養(yǎng)肺陰的一些藥物,那就會適得其反。那么針對以上情況,這里的經典之方,就是小青龍湯。
有道是,中醫(yī)治病3副藥。那這3副藥怎么理解呢?說的主要就是這種外感治病之要術:一劑對癥,兩劑平,三劑和。必須要在三劑之內解決掉。因為如果時間久了的話,這個病轉變的太快,那危險就大了,所以必須要在3付之內解決掉。這也正是醫(yī)圣張仲景給我們留下來的經方的經典之處。
古代認為“龍”能興云致雨,利濟萬物。青龍者,東方木神,色主青,主萬物發(fā)育,大者,發(fā)汗力強,似龍興云致雨;小者,能驅除水飲如龍潛隱于波濤之中。古人以此來命名是借此說明本方發(fā)散外邪,溫化里飲的功效。
組成:麻黃、桂枝、干姜、細辛、五味子、芍藥、半夏、炙甘草。
本方證為外寒內飲而設。惡寒發(fā)熱,無汗,喘咳,痰多而稀,或痰飲咳喘,不得平臥,或身體疼重,頭面四肢浮腫,舌苔白滑,脈浮者。(素有水飲之人,脾肺之氣必虛。)有必要解釋水飲與臟腑功能之間的關系。(1)惡寒發(fā)熱——風寒襲表,皮毛閉塞,陽氣被遏,正邪交爭
(2)無汗——毛竅閉塞。(3)不渴——內有水飲。(4)喘咳——表寒引動內飲,水寒相搏,寒水射肺,肺失宣降。(4)不得平臥——水飲蓄結于心下。(5)身體疼重——水寒之邪阻礙氣血正常運行,肌表有水飲。(6)頭面四肢浮腫——水飲溢于肌表。(7)苔白滑——外有表證,內有水飲.(8)脈浮——表證之故。

本方證的病機為內有水飲,外感風寒。此時,單發(fā)汗解表則水飲不除,只蠲化水飲則外邪不解,唯有發(fā)汗蠲飲,內外合治,才能從根本上解除病邪。麻黃、桂枝,發(fā)汗解表,宣肺而解表邪,止咳喘,麻黃肅降肺氣而利水,以助化里飲,為君?!安√碉嬚撸斠詼厮幒椭??!惫史街杏眯翜氐母山?、細辛溫肺化飲,兼助麻、桂解表,為臣藥。然而,患者肺氣上逆較為嚴重(咳喘),純用辛溫之品,發(fā)散力強,既可以耗傷肺氣,又能溫燥傷津(注意解釋津與飲的關系,二者概念不同,應說明之),針對這種情況,方中配伍了酸收的五味子以斂肺氣,甘酸的芍藥養(yǎng)陰血,同為佐藥(佐制)。在主治證中還有痰多一癥,當用半夏祛痰和胃散結,在方中也為佐藥。炙甘草益氣和中,合芍藥酸甘化陰以緩麻桂辛散太過,又能調和辛散酸收之間,為佐使之用。
1.本方為解表散寒,溫肺化飲的方劑。用于治療外感風寒,內有停飲之證。以惡寒發(fā)熱,無汗,咳喘,痰多而稀為辨證要點。
2.加減運用:若口渴,去溫燥的半夏,加苦寒去熱生津的天花粉清熱生津;怕冷無汗者,加重麻黃、桂枝的用量,也可加姜棗以調和營衛(wèi);支飲、溢飲但見是證者,均可使用本方;外感已解,而咳喘未止者,可去桂枝、麻黃辛散之藥,以免致熱,而用少量炙麻黃,取其宣肺止咳之功。
小青龍湯作為一種經典的中藥方劑,其適應癥廣泛,包括呼吸系統(tǒng)、消化系統(tǒng)等多種疾病。不過使用小青龍湯還需注意以下幾點
1. 辨癥施治:在使用小青龍湯前,需辨明患者病癥是否適合使用此藥。如患者屬熱證或陰虛火旺,則不宜使用小青龍湯。
2. 觀察病情變化:在使用小青龍湯過程中,需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。如病情未見好轉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(yī)調整治療方案。
總之,仲景的小青龍湯雖然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。在使用小青龍湯時,我們需嚴格遵守醫(yī)囑,注意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,以確保藥效的最大發(fā)揮,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。同時,我們也應珍視仲景的醫(yī)學遺產,傳承和發(fā)揚中醫(yī)文化,為人類的健康事業(yè)貢獻力量。
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lishitanjiu/157190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張仲景的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