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周天怎樣才叫通?道家的書中有通周天的標準,我自己也有實踐的體會。首先就練功來講,且不說以意貪氣,因為以意領氣是達不到通周天的目的。我問問你,“以意領氣,你往哪領?”“任督二脈都在什么位置上?”你只知道在身體的中間,從后面中間上來,前面中間下去,可你不知道任督二脈的具體位置。它有多深多淺?多寬多窄?你根本就不知道。這樣,無論“后面向前轉”,還是“前面向后轉”,無論“男的是后面向前面轉”,還是“女的從前向后轉”等等,大家不必為此再爭論不休了,任督二脈在哪里都沒搞清楚,結果轉了半天,那一點氣都在經(jīng)絡外面亂轉,與肌肉產(chǎn)生摩擦,感到熱烘烘的,以為是得氣了。實際上是能量消耗了。摩擦生熱嘛。元氣是用來活命的。你的元氣在運動中就消耗掉了,而并沒有在經(jīng)絡中運行。
那么大家要問,我如何知道自己的“小周天”在哪里?那就要“勿妄勿助,無中生有”。首先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?!巴保竿?,或者希望得到不切實際的主觀意識去幫忙,讓它自己產(chǎn)生。這個過程就牽扯到了下丹田的位置問題。

下丹田在什么地方?說法很多。有的說“是肚臍里面”,有的人說“是肚臍到命門之間”,“前七后三”或“前三后七”,有的說“是臍下三寸”,有的說是“臍下一寸二”,“臍下一寸三”,“臍下一寸三分五”,還有的說“是關元”,“是氣海”,甚至有的說“在膀胱的后面,小腸的下面——”,名目繁多。那么丹田到底在哪里呢?就在你小中的那么一塊地方。什么地方?不知道,到時候會產(chǎn)生,它自己會告訴你。如果你先知道了,那往往就錯了。因為每一個人腰的長短,胖瘦都不一樣,那么腹中氣的反壓力的合力點的位置就不可能一樣。下丹田如何產(chǎn)生的?就是當你意守下丹田,你的氣不斷向下丹田中壓縮。壓縮的過程中,根據(jù)物理學熱力學的理論,“氣體壓縮,體積縮小的過程中,要放出熱量”。所以意守丹田的時候,你就會感到熱。
當氣體進一步壓縮到一定程度,氣態(tài)就會轉化為液態(tài),如液態(tài)氮、液態(tài)氧之類就是這樣得到的;這就可以產(chǎn)生精液、津液等。液體經(jīng)過加熱以后才能產(chǎn)生蒸發(fā)及氣化,體積縮小的過程中,就可以放出熱量。這時壓到一定程度。你就會感到腰、肚子一帶非常充實,飽滿。當氣體壓縮時,就會向周圍膨脹。而你腰的周圍,腹部的肌肉有個反彈力,這個反彈力的合力點的位置就是下丹田。精確位置就每個人來說,多少有些差異。因為有的人內(nèi)臟下垂,有的不下垂。按“前七后三者”“前三后七”的方法衡量很可能就不行。一些大亨的肚子特別大,“前三后七”的位置,前三的肚子里面全是脂肪,如果說丹田在脂肪里,脂肪里根本沒有血液循環(huán),那怎么練哪?(笑)這就沒有道理了。所以,每個人要根據(jù)自己的具體情況練,到時候它自己會產(chǎn)生的。
如前所述,氣體膨脹后,反彈力壓回來,繼續(xù)膨脹,反彈力又壓回來,如此反復,最終在合力點上集聚能量。當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時,就會產(chǎn)生一塊東西,或者說是“擠”出來一塊東西。這就鉆牛角尖為“氣”。當壓力再繼續(xù)壓,這團東西要運行的,其運行方向自然是選擇通常阻力最小最薄弱的部位。在人身體上阻力最小地方在哪?就是經(jīng)絡。這地方電阻最小,電流最大。此處正好是最薄弱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當壓力膨脹到一定程度時,首先把這地方先擠開,然后進入經(jīng)絡中去,沿著經(jīng)絡運行。這時走到尾閭,走到尾閭部位拐個彎,再返折而上,這個彎捐得很急。好象咱們澆花用的皮管子,如果離水龍頭很遠,又要把水源切斷,為了節(jié)省水,可以把管子折回來,水的流量面積減小,水就被截住了,達到暫時切斷水源的目的。然后就可以拿著管子去關龍頭。道理完全一樣,因為尾閭這個彎太銳了,氣要通過地方很困難,這地方有一個很細和很窄的縫,必須把它擠開。這時大家就不要去管它,繼續(xù)往下丹田里打氣、壓氣。當氣打足時,自然就通過了。這就如同救火用的高壓水龍頭,要想把它折彎,兩個人都折不過來。因為能量往前沖,力量很大——也就是壓力要足夠。這時,只要繼續(xù)往下丹田打氣,打到足夠的時候,這個“折”就被撐開了。一撐開馬上氣息就上來了,氣體體積增大了,單位平均面積的壓強就減少了——達到后腰背部又頂不過去了。壓力又不夠了,就需要繼續(xù)打氣。將氣打到一定程度時,出現(xiàn)腰背酸痛,因為這地方經(jīng)常是著,也形成一個比較扁而且貼在那里的頭部。同樣需要加壓。當氣力足夠時,一下子把通道撕開,“轆轤關”就通過了。過了這關,氣再向上走,體積又增大了,單位平均面積的壓強和壓力又減少了———到了后頸部。那里有枕骨,而且經(jīng)絡通道比較窄,是一個最難過的“關”,就需要繼續(xù)往下丹田打氣。與前面道理一樣,只要壓力夠了就可以過去,壓力不夠就過不去。氣頂?shù)貌弊铀?、腦袋疼,腦袋里嗡嗡的亂七八糟地響,這時按摩、針炙,吃什么藥都不管用,感覺難受極了。而你不要管那些痛苦,堅持意守下丹田,坐在那里。當壓力達到足夠的情況下,會有這樣一種特殊感覺:壓力不夠時疼得不行,繼續(xù)加壓,當壓力達到的一瞬間,突然一下感到頭與身體無限大了,好象全身什么都沒有了,感到特別舒服。同時還發(fā)現(xiàn)一個特點,用鼻子往里吸氣,只吸而不呼,吸半個小時好象都吸不代你要想呼氣,試著呼出很長時間也還可以呼,這時就進入了“胎息”狀態(tài)。這就是通了“小周天”。
小周天一通“必然進入胎息”。道家書中寫的非常清楚?!靶≈芴臁薄巴ā绷耍绻麤]有“胎息”過程告訴你,那這“小周天”肯定是沒通。此外還有一個特點,小周天通了“百病皆無”———基本就沒什么病了。當“小周天”通了以后胳膊腿的毛病可能還有些,其它五臟六腑的毛病不會再出現(xiàn)了。這就是通“小周天”的特點。
因為這團氣運行起來了,它就要在身體里面走,你就能體會它在里面走的過程。而后你用意跟著它走,時間長了就可以體會出你自己的任督二脈在什么位置上。這時候氣的運行渠道你也熟習了,你再拿意使它快轉或慢轉,正轉反轉,都無所謂了,而且氣都是在你的經(jīng)絡中走。通周天就是如此而來———“勿妄勿助,無中生有”。如果一開始練功就想拿意去領,領了半天不一定在經(jīng)絡中運行,結果把你的元氣都消耗掉了。所以說“功到自然成”,功夫到了它自己就來了,你盼望著它來,它不一定來。這是“小周天”的問題。根據(jù)我自己和我的一些學生的體會,都是如此。
此文是對小周天的另一種解釋,大家是不是認為很有道理呢。真正的丹道功夫好像都是這樣呢,只是在解釋上和認知上有些不同罷了!
文源:77健康生活
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zhuzibaijia/15739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道家功法一部,修煉到極致可羽化飛升
下一篇: 關于靜坐的自我體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