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蓋碗喝茶的正確手勢:拿蓋碗時,手勢不偏不歪,食指居中,輕壓蓋碗,中指、拇指分別夾住蓋碗的中部提起,動作要快;開始斟茶時,食指稍松,向前傾斜,以便蓋碗自動略開,把茶湯倒出;中指方位及高低始終要保持平衡,以免熱茶溢出燙手。
倒茶,是泡茶過程中的一道很重要的工序。在客人來的時候我們接待客人要怎么泡茶呢?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,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!
一 器皿準(zhǔn)備
1.先說出準(zhǔn)備好的茶種類,然后問客人喝什么茶。
準(zhǔn)備好幾種茶后,主人簡要地介紹一下所沖泡的茶葉名稱、產(chǎn)地、品質(zhì)特征、沖泡要點及文化背景等,讓客人仔細(xì)欣賞茶的外形、色澤和干香。
2.沖洗器具——溫杯、湯壺。
在沖茶、倒茶之前最好用90°以上的開水沖燙茶壺、茶杯。這樣,既講究衛(wèi)生,又顯得彬彬有禮。溫壺不僅要溫茶壺,還要溫杯。用左手拿起碗蓋,注滿蓋碗,接著右手拿壺,注入茶盅。
3、放置茶壺時。
放置茶壺時,壺嘴不能正對他人。正對他人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。
二、 沖泡:
1、將茶荷中的茶葉放入壺或蓋杯中。
烏龍入宮時應(yīng)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攝取,若沒有茶匙,可將茶筒傾斜對準(zhǔn)壺或杯輕輕抖動,使適量的茶葉落入壺或杯中。切忌用手抓茶葉,以免手氣或雜味混入。
2、“浸茶”,也稱為“洗茶”。
是將沸水沖入蓋碗或壺中,待蓋碗或壺滿時,用杯蓋輕輕刮去碗口的泡沫。再沖洗掉殘留在蓋口的泡沫。高長的滾水注入蓋碗使茶葉翻滾,達(dá)到溫潤和清洗茶葉的目的。這樣不僅有利于茶葉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,使飲用者很 *** 覺到茶葉香味,更不失為一種禮貌的表現(xiàn)。切記:一定要“刮沫”,有些人泡茶時忽略這一點。
3、泡茶。
沖泡第一泡茶,倒茶時應(yīng)將小茶盅一字兒排開,提起茶壺來回沖注,俗稱“巡河”。切忌一杯倒?jié)M后再倒第二杯,以免濃淡不均。沖泡第二次沖泡的手法與第一次相同,只是時間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。還要注意高沖低斟,低斟是以免香氣散失,防止茶湯濺出滴到客人的手,造成不禮貌。
三、敬茶
1、 將泡好的茶端給客人時,最好使用托盤,若不用托盤,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觸杯沿。端至客人面前,應(yīng)略躬身,說"請用茶"。也可伸手示意,同時說"請"。
2、“七茶八酒”。
茶倒七分滿即可,清代張大覆在《梅花草堂筆談》中說“茶性必發(fā)于水,八分之茶,遇十分之水,茶亦十分矣;八分之水,試十分之茶,茶只八分耳”。斟茶時只斟七分即可,一方面暗喻了“七分茶三分情”之意,另一方面客人在拿茶杯時也不容易燙到手。
還需要注意的是:
在進(jìn)行注水、斟茶、溫杯、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回旋。若用右手則必須按逆時針方向,若用左手則必須按順時針方向,類似于招呼手勢,寓意"來、來、來"表示歡迎。反之則變成暗示揮斥"去,去、去"了。
敬茶時一般從左邊的第一個客人開始敬起,從左到右。因為中國的傳統(tǒng)是以左為先、以左為大的。接待重要的客人時,則應(yīng)由本單位在場的職位最高者親自為之上茶。
上茶也有規(guī)律可以循的,先為客人上茶,后為主人上茶;先為主賓上茶,后為次賓上茶;先為女士上茶,后為男士上茶;先為長輩上茶,后為晚輩上茶。如果來賓人數(shù)比較多,那么就采取以進(jìn)入客廳之門為起點。
泡茶的水溫要求
不同的茶葉,沖泡時的水溫要求也不同,如果這方面掌握不當(dāng),輕則泡不出茶該有的香氣,重則甚至對身體健康無益。
先說綠茶,綠茶是一種不發(fā)酵的茶,代表產(chǎn)品是西湖龍井以及碧螺春,相對比而言,綠茶一般比較嬌嫩,所以水溫不要過燙,沖泡的時間也不要太久,最適宜的溫度是80-85度之間,沖泡時間二三分鐘即可,并且不要蓋蓋子,否則茶葉很容易發(fā)黃。
紅茶與綠茶澤然相反,紅茶屬于全發(fā)酵的茶,所以沖泡的時候一定要用沸水,水溫越高,紅茶中的有益成分越容易泡出。沖泡時間以三到五分鐘為宜。茶蓋一定要蓋好,如此茶香會更加濃郁。在沖泡紅茶的時候,傳統(tǒng)的做法是先要用熱水燙一下杯子,這樣做是為了讓紅茶的茶香得到最大限度的發(fā)揮。
烏龍茶屬于半發(fā)酵的茶,同樣需要用一百度的沸水沖泡。烏龍茶所需要的茶量比較大,綠茶和紅茶基本上茶量與水的比例是一比五十。而烏龍茶的茶量卻要占到茶壺的一半左右。沖泡烏龍茶的第一遍水要倒掉,從第二遍開始飲用。
黑茶屬于后發(fā)酵的茶,代表產(chǎn)品是普洱茶。其特點是隨著儲存時間越來越長,茶葉會不斷陳化,會有更濃郁的香氣。所以妥善儲存的普洱茶,時間越長越貴重。沖泡黑茶首先需要注意洗茶,將雜質(zhì)去除,然后要有一百度的沸水沖泡,黑茶的投放量一般是綠茶的兩倍以上。
人還:
首先茶水只能倒七分。其次,用蓋碗喝茶時,要一手拿著托碟和碗,另一只手把蓋輕輕翻開一道縫兒,然后舉到嘴前小啜。千萬不能把碗蓋拿起來,像用杯子喝水那樣。
因為如果把碗蓋拿在手上,一仰脖把碗里的茶喝干,那是對主人的不敬。這一動作似乎是對主人抗議:你上的這是什么破茶呀!喝著怎么一點味兒沒有呀!??
此外,用蓋碗上茶時,主人不能隨意翻開碗蓋續(xù)水。那主人怎么知道你的茶碗里該續(xù)水了呢?這里有端方,只要你把碗蓋拿起來,靠在蓋碗的托碟上。這個動作就等于告訴主人碗里該續(xù)水了。??
好比用茶壺沏茶續(xù)水,如果不把茶壺拿起來,在客人眼前,用水壺或暖瓶直接往壺里倒,這是對客人不友好的暗示,這一動作仿佛是說,你也配坐在這兒喝茶,趕緊滾吧。所以用茶壺沏茶,續(xù)水時,必需側(cè)一下身,把壺拿起來。
再好比客人讓你感應(yīng)厭煩,你恨不能頓時轟他走。一般也不用動嘴,只要把碗里的剩茶往地上一倒,就算是告訴對方你是什么意思了。所以北京人喝茶最忌諱當(dāng)著人的面兒潑茶水比人還讓人難堪。
擴(kuò)展資料:
蓋碗茶,四川等地人民傳統(tǒng)的飲茶風(fēng)俗。是一種上有蓋、下有托,中有碗的茶具。又稱“三才碗”,蓋為天、托為地、碗為人。品蓋碗茶,韻味無窮。
是成都最先發(fā)明并獨具特色,所謂“蓋碗茶”,包括茶蓋、茶碗、茶船子三部分,故稱蓋碗或三炮臺。茶船子,又叫茶舟,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。相傳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崔寧之女在成都發(fā)明的。因為原來的茶杯沒有襯底,常常燙著手指,于是崔寧之子就巧思發(fā)明了木盤子來承托茶杯。
—蓋碗茶
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chongpao/7181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茶葉怎么泡不會黃
下一篇: 紅茶為什么要80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