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小易
作者備注:道教內(nèi)丹修煉分為煉精化氣、煉氣化神、煉神還虛、煉虛合道。那么師徒五人西行取經(jīng)是【煉神還虛】的話,那么見佛、成佛就是【還虛】,但還未達到【煉虛合道】。因此西游記境界最高的唯有太上老君,只有老君獨居三十三天之外的無上仙宮,超脫出整個西游世界,因為只有太上老君真正【合道】。
如果細讀《西游記》,把散落在書中的一些文字和細節(jié)串連起來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很多被忽視的真相,甚至會找出西游記的一些最基本的設(shè)定。這些真相非常關(guān)鍵,是讀懂《西游記》繞不過的前提條件。
毫無疑問,《西游記》是前后統(tǒng)一的有機整體,將前后文字聯(lián)系起來,書中的內(nèi)在邏輯和基本觀念就會清晰地浮出水面。順藤摸瓜,以此還能解開《封神演義》中的一些迷題。本文要揭示的,正是完整了解《西游記》最關(guān)鍵的前提。
不知大家有沒有思考過,為什么師徒四人加白龍馬在書中最后成正果的方式會不一樣?第九十八回,唐僧是在靈山下的凌云渡脫去凡胎肉身后才成的佛;第一百回,白龍馬是在化龍池里退了皮毛換了頭角,才成為八部天龍馬。而孫悟空、八戒、沙僧卻沒有經(jīng)過這樣脫去肉身的過程。
師徒五人一樣的西行取經(jīng)過程,為什么最后成正果的方式會有這么大的差別?比較一下就可知道原因,他們師徒五人最根本的不同之處在于:孫悟空、八戒、沙僧都是先經(jīng)過了修道成仙的過程,而唐僧和白龍馬沒修過道。如此可以得出一個初步結(jié)論:在《西游記》中,沒有經(jīng)過修道成仙過程的人,是需要脫去肉身后才能成佛的。
孫悟空自不必說,八戒、沙僧的前世都是經(jīng)過修道成仙后才飛升天庭成為天蓬元帥和卷簾大將的。
先修仙后成佛,這在開頭須菩提祖師那里已為全書定下了基調(diào)。這個來歷神秘的須菩提祖師,其最大可能的身份就是如來的弟子。作為西方佛門祖菩提,卻居道教的洞天,傳孫悟空道門法術(shù),既講道又談禪,融佛道為一體。最能說明問題的是,祖師在傳授孫悟空長生口訣時那最后一句:“攢簇五行顛倒用,功完隨作佛與仙?!边@兩句文字充分證明了全書的一個基本設(shè)定:修道是成佛的前提條件,成佛是以先修道為基礎(chǔ)的。
第二十二回,在收伏沙僧時,原文中有這樣一首詩:“五行匹配合天真,認得從前舊主人。煉已立基為妙用,辨明邪正見原因。 金來歸性還同類,木去求情共復淪。二土全功成寂寞,調(diào)和水火沒纖塵。”足證整個西行路上,師徒五人匹配五行,是金丹大道的修煉過程。師徒五人最后得正果金身,也是以西行路上先修道為前提的。
修道是成佛的基礎(chǔ),因此書中提到的老君“化胡為佛”,其真正含義就在于此。正是開天辟地的太上老君向人間傳授了道法,才讓三界中的姣姣者有了成佛的基礎(chǔ)和可能。那么直接接受太上老君傳授道法而后成佛的人是誰呢?最有可能的就是“燃燈古佛”。證據(jù)就是在原書第五回,孫悟空偷太上老君的仙丹時,老君正朱陵丹臺上給燃燈古佛講道。
以此類推,書中的如來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,應(yīng)該也是有修道基礎(chǔ)的,因為這符合西游記中佛道難分彼此、修佛先修道的最基本設(shè)定。
以上所舉的書中種種事例,都指向了《西游記》中一個最基本的事實:在西游記中,佛本于道,佛屬于道的一種,是道的延伸或升級。
其實這個事實作者在荊棘嶺那一回通過拂云叟之言傳達出來:“……道也者,本安中國,反來求證西方……”可見在作者觀念中,道是囊括佛的,佛以道為根,是道的分枝。故此拂云叟又言:“忘本參禪,妄求佛果……沒底竹籃汲水,無根鐵樹生花……”意思就是佛是要以道為根基的。
佛本于道,成佛需先修道。稍晚的《封神演義》的作者許仲琳讀懂《西游記》的這個基本前提,因此在他的書中出現(xiàn)了燃燈道人、多寶道人、準提道人、慈航道人……很多人都說許仲琳揚道抑佛,刻意將許多佛教人物歸在道教門下,其實這是小瞧許仲琳了,正是他讀懂了《西游記》中成佛需先修道的基本設(shè)定,所以才正確地將這些后世的佛、菩薩們稱為道人。
我們可以看到,《西游記》中佛道兩教親如一家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這正是作者認為佛道同根的必然結(jié)果。孫悟空最后成佛,其實也是證道。正應(yīng)了原著中的那句話“料應(yīng)必遇知音者,說破源流萬法通?!?/span>
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ddjy_105/148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
釋迦牟尼---去統(tǒng)治自己的靈魂
下一篇:
第九識的建立與爭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