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曲則全,枉則直,洼則盈,敝則新,少則多,多則惑。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。不自見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長。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古之所謂曲則全者,豈虛言哉!誠全而歸之。
此章是教人純一不雜,自無驕貪者也。太上之婆心,恐人自驕自貪,常存好勝之心,不自加功,而妄采取,有害清靜之道,教人常存不盈不滿之意,故以式示之。
凡學(xué)道者,從曲而生,深究太陰之理,從月之三日,生陰。三日取陽光方明,故漸加采取,功到自然滿盈,曲則漸直。初三、初八、十;十三、十四、十五、十六,故望曲則盈,如月也。枉者,要人純其精,一其華,精華純而生,用華不用精,固精采華。洼者,小土塘,水多則盈,要人防溢之害。弊者,弊其著采,弊其采守,去有為之弊,存意中意,太虛中運(yùn)用生化之理。少者,一絲不著。多者,妄心極用。
是去此數(shù)件,清之,一之,虛之,極之,是以圣人教人式如此,故舉言之,人無矜,故道生。前“不自”者,默其功而聽其自然,來往生化,未免強(qiáng)用他之功,氣聚自生,氣烘自化,氣融自結(jié),氣純自成,氣化自泰,泰復(fù)自旋自轉(zhuǎn),微意一點(diǎn),落于中宮,氣后合混沌時(shí),如太虛中一點(diǎn)金星,天水相映,總從“不自是,不自矜”中來,是以不爭。不爭者,因不自是自矜,方處不爭。到不爭時(shí),豈有虛謬哉!
深為后人而詳說之,因曲、枉、洼、弊、少、多,者(這)六字,總不過要人去有存無,去勝存樸,去貪存實(shí),是以不爭而歸式之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daodejingzhujie/5694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(hù)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(shí)真實(shí)出處,未能及時(shí)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(cuò)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(shí),我們會第一時(shí)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(shí)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呂祖《道德經(jīng)》釋義第二十一章
下一篇: 呂祖《道德經(jīng)》釋義第二十三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