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之得一者: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,谷得一以盈,萬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。其致之也,謂天無以清,將恐裂;地無以寧,將恐廢;神無以靈,將恐歇;谷無以盈,將恐竭;萬物無以生,將恐滅;侯王無以貞,將恐蹶。故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。是以侯王自稱孤、寡、不穀。此非以賤為本邪?非乎?故至譽無譽。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
古來得到“一”的:天得到“一”而清明,地得到“一”而寧靜,神得到“一”而靈驗,河谷得到“一”而滿盈, 萬物得到“一”而生長,侯王得到“一”而能使天下正常、安寧。推而言之,天如果不能清明,恐怕將要破裂;地如果不能寧靜,恐怕就要崩毀; 神如果不能靈驗,恐怕就要消失;河谷如果不能盈滿,恐怕就要枯竭;萬物如果不能生長,恐怕就要滅亡; 侯王如果不能守正、 安寧,恐怕就要被顛覆。所以尊貴以卑賤為根本,高上以低下為基礎, 因此侯王自稱為孤、寡、不穀。這不是把低賤當作根本嗎?難道不是嗎?所以最高的稱譽就是沒有稱譽。侯王不要像寶玉那樣華美,而要像石頭那樣粗糙樸實。
“昔之得一者: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,谷得一以盈,萬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?!蔽覀兠恳粋€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“一”然后守住“一”。宇宙萬物又何嘗不是如此?找到了“一”然后按“一”來做,人生就找到了終極目標,找到了歸宿?!?周易 》第一卦乾卦“元亨利貞”,第一個字就是“元”,“元”就是老子所說的“一”。找到了“元”就亨通、有利了。孔子將“元”解釋為萬事萬物的本原——“萬物資始”,也是人生倫理道德的本原——“仁”。老子雖然沒有解釋這個“元”字,但老子反復解說了“ 元 ”的同義詞“一”?!耙弧笔鞘裁??其實是“道”。因為“道”是第一位的,是純一的,是混沌未分的整體,所以用“一”來代稱“道”。對一個人來說,“一”就是人的本性本心,一個人的本質特征,一個人的最本原的起點,也是一個人的最終歸宿。人生三大問題:我從哪里來?我往哪里去?我是誰?
這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,這些問題都是“一”的問題。一個人如果抓住了“一”,就找到了人生終極目標,就找到了人生的意義,就會快樂地享受生命的每一個細節(jié),也就會美滿、幸福地走完人生的每一個過程。請大家靜下心來,好好想一想:我找到生命的“一”了嗎?“一”的作用真是太大了! 天如果守“一”,就會清明;地如果守“一”,就會安寧祥和;神靈如果守“一”,就會靈驗;山谷河谷如果守“一”,就會盈滿;萬物如果守“一”,就會茁壯成長;侯王——統(tǒng)治者如果守“一”,天下人就走正道, 就安定團結。 “貞”另一版本寫作“正”,“貞”就是“正”,也可理解為首領,意思是說侯王只有守“一”,才能成為天下人的首領。
“其致之也,謂天無以清,將恐裂; 地無以寧, 將恐廢; 神無以靈,將恐歇; 谷無以盈,將恐竭;萬物無以生,將恐滅; 侯王無以貞,將恐蹶?!薄爸隆本褪峭贫鴱V之的意思,再把它推廣一下,可以從反面的角度來說,如果天不能守“一”,就不能清明,那么恐怕就要破滅;地如果不能守“一”,就不能寧靜,那么恐怕就會崩潰;神靈如果不能守“一”,就不會有靈驗,那么恐怕就要消亡了;山谷河谷如果不能守“一”,就不會盈滿,那么恐怕就要枯竭了;萬物如果不能守“一”,就不能茁壯成長,那么恐怕將會滅亡了。侯王帝王如果不能守“一”,不能守正道,就不能使天下人走正道,不能使天下人安寧,那么恐怕就要“蹶”了,要顛覆了,也就是說自己也不能保持住首領地位了,這就是“無以為貞”。王弼本這一句寫作“無以貴高”,意思是沒有辦法一直保持高貴的職位?!耙弧奔吹罌Q定天地的清明、寧靜,決定神靈的靈驗,河谷的盈滿,決定萬物的生長,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,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,也是促使天地萬物發(fā)揮作用的決定因素。如果不守“一”即不守道,那么天地萬物不僅不能發(fā)揮各自的作用,而且還會毀滅、消亡。說天地萬物其實都是為侯王——統(tǒng)治者怎樣治理天下作鋪墊的。
那么統(tǒng)治者怎樣守“一”、怎樣守“道”呢?“故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。”高貴的東西一定要以卑賤為根本,高尚的東西一定要以低下為基礎。這兩句話非常重要,既是教我們做人,也是教我們做企業(yè)。從陰和陽這個角度來說,貴是陽,賤是陰。高是陽,下是陰。也就是說陽剛的東西一定要以陰柔為基礎。你要想高高在上,那必須以下面為基礎。這個道理非常重要。我們企業(yè)怎樣做品牌?其實很簡單,做品牌,一定要從消費者當中來,不是在屋里憑空去想的。我們要認真地做市場調研,把消費者當做上帝, 虛心地聽取他們的意見,老子說應當“賤”、“下”,就是要按照“道”的居下、居后、謙卑來做,有了消費者堅實的基礎,品牌自然就會脫穎而出,成為眾多品牌中的佼佼者,高高在上。
“是以侯王自稱孤、寡、不轂。”“侯王”就是帝王,自我稱呼也要謙卑, 要自稱“孤”、“寡”、“不轂”,“孤”、“寡”本意是孤單、寡少的意思,這是自謙,說自己孤德、寡德,以爭取臣民的幫助和同情。“不轂”是不善的意思,也是謙虛的說法。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認為“不轂”是“仆”的合音,侯王自稱“仆下”,是十分謙虛的。后來皇帝往往都這么謙稱,后引申出一個成語叫“孤家寡人”。
“此非以賤為本邪?”這不是把低賤當作根本嗎?就是說老百姓人數(shù)眾多,處于卑賤的地位,但他們是國之根本。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孟子說:“民為貴,君為輕?!彼跃踝苑Q孤家寡人,把自己放在低的位置?!胺呛酰俊彪y道不是這樣嗎?“故至譽無譽”,所以最高的稱譽就是沒有稱譽。
“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?!崩献舆€從正反兩方面來要求君主不要像寶玉,要像普通的石頭,就是不要追求外表的華美,要追求內在的樸實。 “琭琭”形容玉的華美,“珞珞”形容石頭的粗糙。石頭是用來打地基的, 是居下的、堅實的,但用處卻是巨大的,一座高樓大廈離不開基石;而美玉只是用來欣賞的、把玩的,雖外表華美,但對建造高樓大廈來說卻沒有什么實際作用。所以老子說“至譽無譽”,這是老子一貫的說法,也是高于常人之處,按這種說法,我們可以推論:至德無德,至美無美,至善無善··就是說最高的德、最高的美、最高的善其實都不需要刻意地表現(xiàn)出來,也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,都是自然而然的,樸實無華而又真實不虛的。反過來,就不是至德、至美、至善······
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daodejingzhujie/7522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張其成《道德經》第三十八章
下一篇: 張其成《道德經》第四十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