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
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,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,自伐者無功,自矜者不長,其在道也,曰:余食贅行,物或惡之,故有道者不處。

企鵝的步伐,猩猩的醉舞
由第二十二章開始,接連到二十五章為止,反復(fù)地申明,道體自然,切莫亂加造作,因此,當(dāng)起用因應(yīng)在萬事萬物時,亦須效法天地自然的規(guī)律,“曲全”而成事。本章銜接上兩章內(nèi)涵,再提出反證,作為正面的告誡。因此開始便由“企者不立”講起。什么叫“企者不立”呢?且看我們現(xiàn)在有許多公司,取名叫企業(yè)公司。什么叫“企”呢?把腳尖踢起來,不斷向前開展叫“企”。這樣跟起腳尖來,能站多久呢?其實,是難以長久立足的,練過功夫的人,也不過站一短暫的時間。平常時,人們很少要那么跟起腳來站立,也許是個矮子,為了與人比高,才這樣做,或者,偶然遠(yuǎn)望,才那么踢起腳來。但是,到底是站不久的。這便是“企者不立”的道理。
“跨者不行”是說跨開大步在走路,只能暫時偶然的動作,卻不能永久如此。如果你要故意跨大自己的步伐去行遠(yuǎn)路,那是自取顛沛之道,不信,且試跨大步走一二十里路看看。大步走,跨大步是走不遠(yuǎn)的。因此,老子用這兩個人生行動的現(xiàn)象來說明有些人的好高騖遠(yuǎn),便是自犯最大的錯誤。“企者”,就是好高,“跨者”,就是騖遠(yuǎn)。如果把最淺近的、基礎(chǔ)的都沒有做好,偏要向高遠(yuǎn)的方面去求,不是自找苦吃,就是甘愿自毀。由這兩個原則的說明,就可明白“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,自伐者無功,自矜者不長”四不的道理。
“自見”、“自是”、“自伐”、“自矜”,是人類的通病,一般人的心理,大多具有這些根本病態(tài)。舉一個現(xiàn)在社會上常見的例子,當(dāng)我們經(jīng)常到一家名餐廳宴會,這家會做菜的名廚師,在我們吃飯當(dāng)中,出來打一照面,招呼貴賓的時候,我們就要向他恭維幾句,或者敬他一杯酒,表示他做的菜真是高明,不然,他就很掃興,“喀然若喪其耦”了!如果說,你的菜做得天下第一好,那么,雖然他這時還掛著一臉的油煙,累得要死,可是心里的滋味,卻舒服得很,這是一般的常理。所以,老子在這里再三說明,一個人有了“自見”、“自是”、“自伐”、“自矜”的心病,一定要能反省,知道自加改正才好。但從道理法則上講,這些心理的行為,卻是“余食贅行”?!坝嗍场笔嵌嘤喑缘?。等于一個人飯已吃飽了,再吞一口都吞不下去,但還要再吃一個大面包,這一下非得胃病不可,甚至還要去看醫(yī)生,或者是要開刀呢!贅,就是瘤子,等于甲狀腺腫大,脖子就會長粗了。我們正常的身體,在任何部位,長出一個瘤子,那當(dāng)然是多余的。像我們合掌的時候,五指就夠用了,有的人長出六個指頭,這就是“贅指”。多一個指頭就麻煩,手套還要另做?!拔锘驉褐保魏我粯?xùn)|西,都有自然的定形,變體都是不正常的,即使是植物,過分地長出來一個多余的附件,不但自己增加負(fù)擔(dān),而且令人討厭。何況一個平常的人呢!假使你這個人已經(jīng)很高明,高明就高明又何必一定要別人加說一句你太高明。你是不是高明,別人慢慢自會看清楚的。假如自己天天喊我很高明,除了做廣告以外,那還有什么用呢?所以有道之士,自處絕不如此,絕對沒有這種心理行為,才算合于道行。
投鞭斷流的苻堅
但是,所謂“有道者不處”的“有道者”,難道是專指“入山唯恐不深,避世唯恐不遠(yuǎn)”的山林修道之士嗎?當(dāng)然不是如此,綜合老子所謂的“道”,既不如佛家一樣的絕對出世的,也不是如儒家一樣的必然入世的,它是介于兩者之間,可以出世,亦可以入世的。換言之,有體有用,道體在形而上的自然,道用卻在萬物萬事,平常日用之間。因此,他的道,也正如孔子的門人曾參所著《大學(xué)》一書中所說的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”,都不能離開此道。
因此,老子前后所說的知四不——不自見、不自是、不自伐、不自矜,在體而言,有同于佛說的離四相——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;在用而言,又同于孔子所說的戒四毋——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,恰如其分。所以,它不但只限于個人自我的修養(yǎng),僅是修道者的道德指標(biāo),同時,也是所謂帝王學(xué)——領(lǐng)導(dǎo)哲學(xué)最重要的信守,最基本的修養(yǎng)。我們現(xiàn)在隨便舉出古今歷史上兩個事例,說明凡是要立大功、建大業(yè)的人,只要一犯此四個原則,絕對沒有不徹底失敗的。
第一個例子,就是東晉時期,史稱五胡十六國亂華的時代,秦王行堅的故事。
苻堅就其君——姚生,自立為王,正當(dāng)東晉穆帝——司馬觸升平元年(公元三五七年),他起用了那個在野的名士、平時們虱而談天下事的王猛為政,不過十三四年之間,北滅燕云,南脅東晉,大有不可一世的氣勢。在過不了幾年,王猛得病將死(王猛當(dāng)政也只十六七年),苻堅不但為他百計祈禱,并且還親自到病榻訪問后事。王猛對他說:
“善作者不必善成(成功不必在我之意),善始者不必善終(也就是《易經(jīng)》坤卦無成有終的意思)。古先哲王,知功業(yè)之不易,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,如臨深谷。伏惟陛下,追蹤前圣,天下幸甚?!?/span>
又說:
“晉雖僻處江南,然正朔相承,上下安和。臣沒之后,愿勿以晉為圖(告訴他,切莫輕易南下用兵圖謀東晉)。鮮卑、西羌,我之仇敵,終為大患,宜漸除之,以安社稷?!?/span>
王猛一死,苻堅三次親臨哭喪。而且對他的兒子(太子)苻宏說:“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耶?何奪我景略(王猛字)之速也。”過不了七八年,苻堅一反常態(tài),不顧王猛的遺囑,便欲將百萬之眾,南下攻擊東晉。
當(dāng)他聚集高級臣僚開軍事會議時,左仆射(相當(dāng)輔相的權(quán)位)權(quán)翼持不同的意見說:“晉雖微弱,未有大惡,謝安、桓沖,皆江表偉人,君臣輯睦,未可圖也?!?/span>
太子左衛(wèi)率(相當(dāng)于侍衛(wèi)長官,警備總司令)石越曰:“今歲鎮(zhèn)(天文星象的歲月,鎮(zhèn)星)守斗(自南斗十二度數(shù)起,到須女星的七度,屬星紀(jì),正在吳越分野之處)。福德在吳(古代抽象天文學(xué),認(rèn)為太歲所在,其國有福),代之必有天殃。且彼據(jù)長江之險,民為之用,殆未可伐也?!?/span>
苻堅卻堅持自己的意見說:“天道幽遠(yuǎn),未易可知,以吾之眾,投鞭于江,足斷其流,又何險之足恃乎?”這便是苻堅的最大自伐、自矜之處。
會議席上,文官武將,各人就利害關(guān)系,正反面的意見都有,始終無法決議。苻堅便說:“此所謂筑室道旁,無時可成。吾當(dāng)內(nèi)斷于心耳!”
當(dāng)時這個時候,再也沒有一個人,如王猛一樣,教他先求修明內(nèi)政,建立最高的文化政治以鞏固基礎(chǔ)的建議了!
散會以后,將堅特別留下親王的陽平公——苻融商量,苻融說:“今伐晉有三難,于道不)順,晉國無釁。我數(shù)戰(zhàn)兵疲,民有畏敵之心。群臣言晉不可伐者,皆忠臣也。愿陛下聽之?!?/span>
苻堅聽了他的意見,便正色地說:“汝亦如此,吾復(fù)何望”。苻融聽到他的堅持自見與自是,愈覺不對勁,便哭著說:“晉未可滅,昭然甚明。且臣之所憂,不止于此。陛下寵鮮卑、羌揭,布滿哉甸。太子獨與弱卒,留守京師。臣懼變生肘腋,不可悔也。臣之頑愚誠不足采。王景略一時英杰,陛下嘗比之諸葛武侯,獨不記其臨沒之言乎?”
苻堅仍然不聽他的意見。等到回到后宮,他最寵愛的妃子張夫人,也苦苦來勸諫他匆出兵侵略東晉。行堅便說:“軍旅之事,非婦人所當(dāng)預(yù)?!睋Q言之,軍事的事,不是你們女性所應(yīng)該參與意見的。
他最喜歡的小兒子苻銑也來勸諫。苻堅便訓(xùn)斥他說:“天下大事,孺子安知?!睋Q言之,你這個小孩子,哪里懂得天下國家的大事。
大家沒有辦法阻止行堅的主觀成見,便來找他最相信的和尚道安法師,請他設(shè)法勸阻。道安婉轉(zhuǎn)勸說,也不成功。弄得太子苻宏沒有辦法,只好再拿天象來勸諫說:“今歲在吳分。又晉君無罪。若大舉不捷,恐威名外挫,財力內(nèi)竭耳!”
苻堅還是不聽,轉(zhuǎn)對兒子說:“昔吾滅燕,亦犯歲而捷。秦滅六國,豈皆暴虐乎?”
這樣一來,只有一個人在冷眼旁觀,待時而動,乘機而起的燕人慕容垂,獨對苻堅說:“陛下斷自圣心足矣!晉武(晉武帝司馬炎)平吳,所仗者張杜二三巨而已。若從眾言,豈有混一之功乎?”
這一下,正好投合苻堅的心意,因此,便大喜說:“與吾共定天下者,獨卿而已?!闭l知不到一個月之后,秦王苻堅,自統(tǒng)六十余萬騎兵南下,一戰(zhàn)而敗于測水,比起曹操的兵敗赤壁,還要悲慘。慕容垂不但不能與他共天下,正好趁機討好,溜回河北,不但復(fù)興后燕,而且還是促成行堅迅速敗亡最有力的敵人。
我們讀歷史,看到歷史上以往的經(jīng)驗,便可了解古人所推崇的古圣先賢的名言學(xué)理是多么的重要,多么的可貴。譬如行堅的暴起暴亡,抵觸老子所說的四不戒條,無一不犯,哪有不敗之理。將堅雖有豪語,所謂“投鞭足以斷流”。其實,正是他投鞭以斷眾見之流,因此而鑄成大錯、特錯。所以老子說“故有道者不處”,正是為此再三鄭重其言也。
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daodejingzhujie/717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(biāo)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南懷瑾《老子他說》第二十三章
下一篇: 南懷瑾《老子他說》第二十四章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