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始真解》里頭講得特別實在:“修道之要,貴在得竅”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說你真正要修煉,最關(guān)鍵的是找到那個竅門、掌握正確的方法。很多人一聽“無為法”,就覺得好像啥也不干、虛無縹緲的——這完全是誤解!其實無為法特別接地氣,是一套有清晰步驟、誰都能試著做一做的實修方法。

第一步,叫做“調(diào)身”。說白了就是先把身體給調(diào)整到位。這可不是擺樣子,而是實實在在打基礎(chǔ)。傳統(tǒng)打坐的姿勢要求“頭要正、身要直、下巴微微往里收”,聽著簡單,做起來有講究。頭正腰直不是為了好看,是為了讓氣血順順當當?shù)亓魍?,不會堵在那兒。你想想,要是窩在沙發(fā)里縮成一團,沒幾分鐘肯定這兒麻那兒木,還修個啥?所以一開始就得像棵樹似的,穩(wěn)穩(wěn)當當、舒舒展展地坐著,全身放松,但又不垮不掉。找個墊子,舒適地坐好,腿怎么放舒服就怎么放,不強求雙盤單盤,關(guān)鍵是把脊背自然挺直,肩膀放松,手舒服地擱在膝頭或交疊放好。這步做對了,后面才好進行。
第二步,是“調(diào)息”,也就是調(diào)整呼吸。這事兒我們每天都在做,但大多數(shù)人根本不會注意?!段氖颊娼?jīng)》上用了一句話形容修煉到一定程度時的呼吸狀態(tài),叫“呼吸綿綿,若存若亡”,就是說呼吸變得又細又長又輕,好像有又好像沒有。咱們一開始不用追求那么高,先從觀察呼吸開始:感受空氣從鼻子吸進來、又呼出去,一起一伏,不急不躁?,F(xiàn)代研究也證明了,深長緩慢的呼吸能激活身體的放松系統(tǒng)(副交感神經(jīng)),幫你從日常的緊張和焦慮里跳出來。你就試著吸氣時默數(shù)四下,停兩下,再慢慢呼氣數(shù)六下——不用死記數(shù)字,重點是讓呼氣比吸氣長一點,節(jié)奏放慢一點,心自然就會靜下來不少。
第三步,是最核心的“調(diào)心”,也就是訓(xùn)練我們的心思和注意力。無為法里最常用的一招叫“守一”。簡單講,就是輕輕地、不松不緊地守著某一個點。這個點可以是呼吸時鼻尖的感受,可以是小腹丹田那片區(qū)域的熱感,或者單純就是一個安靜的意念。過程中肯定會有雜念冒出來——今天工作的事、明天吃飯的事,這太正常了!重點不是消滅念頭,而是別跟著它跑。就像看天上飄的云,來了又走,你不追它,也不煩它,溫和地把注意力拉回呼吸或者守的那個地方。一次次地練習(xí),散亂心就慢慢變少了,專注和覺察力也就自然提高了。
這么堅持練,很多人會體驗到一種“靜極了,反而內(nèi)部動起來了”的感覺,古人叫“靜極生動”??赡苁鞘帜_發(fā)暖、體內(nèi)有氣自然流動,或者整個人進入非常寧靜清明的狀態(tài)。這時候,記住一個原則:“勿助勿忘”——別刻意去推動它、引導(dǎo)它,但也別完全走神忘了狀態(tài)。就像看著小火慢燉一鍋湯,你不用老掀蓋子,但也得心里有數(shù)。練到后來,會有一種切換模式的感覺:平時胡思亂想、判斷分別的那個心(識神)慢慢退后,而更清明、更自然的那個本體意識(元神)開始做主。這就實現(xiàn)了從“有為”刻意用功,到“無為”自然運化的過渡。
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ddjy_142/62587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當?shù)兰矣錾狭孔樱簾o為法的科學(xué)印證
下一篇: 不爭之爭:道家無為法的處世哲學(xu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