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即山川,山川即我
——以陽
今年九月的終南,秋雨連綿,或許是老天眷顧,9月20日上山時,雨特意停了,更有緣得到以微師兄相助,在以凡、以微、郭、田四位師兄的幫助下,終于見到山端幽谷中的黃老洞。放眼望去,黃老洞位于山谷主峰向下約三分處,兩側支脈左右護衛(wèi),山谷出口處,橫一秀麗山巒,山端有巨石如蛋。植被掩蓋之下,洞口呈現(xiàn),山洞之左居靈龜、右有山泉溪流,前有休憩巨石,空氣清新自然。抬眼望,天空似被大山剪裁,真是隱居的好地方。等候在山上的以道師兄熱情地介紹了山上生活的應對經(jīng)驗,也是收益良多,隨著與師兄們道別,開始了“一人一山”短暫的洞修生活。

洞修生活從念出太乙心咒開始,祝福此天地、此山水、此洞府茅棚、此萬物生靈,拜謝師恩、感恩奉獻的師兄,咒在此中、咒在這方凈土,心緒歸于寧靜自然,融于這群山環(huán)抱、溪水潺潺、清幽深邃的環(huán)境之中。
“日進終南夜宿山,靜聞松濤枕石眠。
風雨青石鳴不住,酌茶一盞靜觀禪”。
閉關這幾日天氣變化不斷,本來的山川靈秀加上陰晴霧雨,成了參象悟道的好地方,觀自然景色,似靈龜望岳、人間煙火、坐井觀星、晨鳥鳴禪、日照水墨、金鼎祭天、祥云繚繞、霧雨龍吟。。。一幅幅大道之茶,詳可辨陰陽變換、八卦成象,終可歸一炁演化、至精本源,大道啊,汝將何歸?
山上的日常,首先調(diào)理心境,“既登瓊樓玉宇,何懼萬丈深淵”。起居飲食,以“饑則吃飯困則眠”為原則。用功于艮卦、離卦、乾卦,以靜功為主、五節(jié)動功為輔,即時之功,貫穿始終。靜功不限時長,以帝旺為期,過帝旺方擇機收功,自然而然。“身在山中不知時,只曉身在此山中”,閉關中時間的把握,雨夜以自身經(jīng)氣或元氣運行判斷,晝參太陽運行。靜坐或在洞中、或在炕上,蓋因吾功夫淺薄,抉擇全在天時。

黃老洞口遠處正對一山峰,山澤之氣,為道日損,考驗破象功夫的地方。時值中秋,洞中常有寒風襲擾,夜晚溫度偏低,以此擇洞中或炕上。山中流水蟲鳴、鳥啼風馳,皆自然之音,異于城市喧囂之聲,感覺亦別于平常。洞中靜坐,多用觀身破象,內(nèi)景亦有分別,或身內(nèi)理經(jīng)調(diào)絡;或真氣充盈于洞中,聚而不散,洞體護之;或有象于洞口,不入洞內(nèi),幻如皮影;或有寒風侵入,真氣內(nèi)斂,僅存于丹田;或真氣突發(fā),與山川融合,我即山川、山川即我,無分山川彼我,無觀無守、惟存一覺。炕上靜坐,多用摶氣調(diào)息,或通經(jīng)調(diào)氣,或如坐于磐石之上,四周水流云霧繚繞,緣起緣落,自然而然。坐中也有偶發(fā)現(xiàn)象,洞中打坐,突然一股熱流,強力打通當時肩痛之處,肩痛即時消失,同時視力也好像增強了一點,回到家驗證,視力確實比以前改善些。觀身破象,偶得一法,可用一句經(jīng)典來描述,“惟其來干我者,皆攝之以一息,則變物為我,無物非我”。精微之言,言恐不及,就此擱筆。
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ddjy_35/62610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
上一篇: 文始派學者以玄的洞修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