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-鳳同學:老師"心如明鏡,物來則照"。我們的慎獨日志是把落在鏡子上的灰塵寫下來嗎?寫下來就可以擦干凈了嗎?可以寫一點鏡子上干凈明亮的地方嗎?因為感覺對自己越來越不滿意,再看這滿紙的不堪,會不會更不喜歡自己呢。老師,對自己不滿意這種情緒應該也是識神產(chǎn)生的吧?是識神對誰的不滿意呢?是識神自己嗎?
老師,我們的元神都是一般無二的,為何有著相同元神的我感覺給人家提鞋都不夠呢(尷尬)?他(他就是,木心。木心原名孫璞,字玉山,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桐鄉(xiāng)烏鎮(zhèn),巨富書香之家。)是這般的高尚,慈悲,一片光明,而我如此的低微,挑剔,一灘陰暗!

圖片僅作為配圖使用,與原對話場景無關(guān)
元神都是一樣的,為何展現(xiàn)出來的卻這么不同。
黃老師答:慎獨,是訓練覺察能力。屬于“雌劍”范疇。
不滿的對象,是“虛幻的我”,其實就是后天元神。將不滿轉(zhuǎn)化為“自強不息”,回過頭來,就看見真正的“自己”了。先天元神都一樣,具有同一性。生命個體的不同,原因在于后天元神的不同。后天元神是我們俗稱的“我”,它是帶有差異性的。
轉(zhuǎn)發(fā)請聲明原文地址: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tyxsdy/62485.html.
上一篇: 植樹和吃素與積功累德
下一篇: 莊子坐忘七重與戒淫邪七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