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步的,老子的結論就是“圣人抱一為天下式”?!耙弧背鰜砹?,一般來說這個“一”就是“道”,但是你也可以把它當作一個整體。圣人掌握到整體,他不會有任何偏差。后面就連講四句話,我們很熟悉的,他在說什么呢?他說:不局限于所見,所以看得明白;不以自己為對,所以真相彰顯;不夸耀自己,所以才有功勞;不仗恃自己,所以才能領導。這邊說的都是不要有執(zhí)著,像佛教很喜歡說“你要放棄我執(zhí)”,對自我的執(zhí)著。老子這邊講的四句話都是針對這個,“不自見、不自是、不自伐、不自矜”都是自己的“自”。當然,人不能脫離自己的生命,你總是有自己的看法、自己的想法、自己的說法和做法。但是你一定要記得:不要自我膨脹。你自我膨脹的話,什么都是“我認為,我以為,我如何,我覺得”,到最后別人沒辦法跟你溝通了。

所以這邊說得很清楚:你不要以為自己所見到的是唯一的,才能看得明白,“明”出現(xiàn)了。你不要以為自己是對的,所以真相彰顯,代表真相不見得是你一個人所看到的,也許你只看到一面,你要尊重別人看的另外一面。底下很重要的,不要夸耀自己,你才有功勞;不要仗恃自己,才能夠領導。當領導的人一定要記得,天時、地利、人和都需要。
接著說一句,老子經(jīng)常被人引用的話,叫做:正因為不與人爭,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相爭。這要舉例的話,其實很多了,有些比較調(diào)皮的例子。譬如,美國有一個人有一天回家跟他太太吹噓,他說:“我今天打敗兩個奧運冠軍?!彼f:“你的體育方面有這么好嗎?怎么可能打敗奧運冠軍呢?”先生就說了,他說:“我跟網(wǎng)球冠軍比賽游泳,我跟游泳冠軍比賽網(wǎng)球,我兩個都贏了,我不是打敗兩個世界冠軍嗎?”這實在是有點自我解嘲。但基本上你不跟別人爭的話,誰跟你相爭呢?我現(xiàn)在可以吹牛,說我在這個世界上下圍棋沒有輸過,為什么?因為我從來不下。那這個話聽起來很調(diào)皮的,別人會說:你這樣子講,每一個人都可以說的。本來就可以說嘛。我為什么要跟別人相爭呢?我跟我自己爭,說我今天要想通一個道理,今天要多念哪本書,如何如何,我要多做更多好事,多說更多好話。這是我跟我自己的要求嘛,我何必跟別人爭?跟別人爭的話,就算你贏了,相對的話,你不要忘記:強中更有強中手,一山還有一山高,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。
我年輕的時候念書遇到一個教授,他把我有一科成績第一學期打了很高分,第二學期打了很低分。我覺得很奇怪:我是一樣的念書,分數(shù)怎么差那么多呢?我就拜托一個同學私底下去打聽,說為什么傅某人這學期成績那么差呢?這教授就說了,他說:“我要讓他知道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?!闭f實在,教授不這樣做,我也早就知道了。只不過他認為我大概比較好爭吧,所以要給我教訓。這個教訓我一直記到現(xiàn)在,知道你還是要從學《老子》得到智慧的啟發(fā),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。
所以這一段后面提到了,再回到前面:古人所說的“彎曲才可保全”,這些話怎么會是空話呢?真的能讓人得到保全,善度一生。所以人活在世界上,要善度一生是不容易的。

在這一集里面我們學到什么呢?學到老子有一句話說得很好。除了前面說“少則得,多則惑”這些之外,還有一句話可以學到,就是“抱一”這兩個字,就是要守住一個整體。整體當然是道了,在道里面沒有什么多少的問題,彎曲、保全,委屈與伸展,低洼與充滿都是相對的?!坝袩o相生,難易相成”在前面說過了。換句話說,圣人知道,人類所下的判斷都是相對的,看你標準怎么定。標準定下來,就可以分出兩端的說法。一般的判斷是對事實的判斷,以及對價值的判斷。不管什么樣判斷,你要兼顧雙方,你要從整體來看,也就是這個“一”。從整體來看的話,它會符合“正反合”辯證的規(guī)律,整個來說就沒有什么問題了,就不要說我現(xiàn)在一定要少,一定要多這些。

我們可以思考什么呢?我們是不是對于老子所說的“少則得,多則惑”去想一想,在學習國學方面,能不能夠念書在精不在多?不一定要把每一句話統(tǒng)統(tǒng)去掌握,而只要掌握到一句話兩句話,想通了,然后去實踐。實踐的時候,提升自己生命的層次,改善自己生命的品質。這一來的話,反而會得到更大的收獲。在這一集里面,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思考。
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dahuadaodejing/5945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