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接著看,他強調(diào)的就是你勝過別人之后,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更卓越,認為自己是成功的象征,可以一路成功下去。老子認為沒有那回事,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結(jié)果或報應的。后面兩種情況,他說,你達成目的之后,你要“卻出于不得已”。這里所謂的“不得已”真的是不得已了,就是說我是不得不打仗的,不得不打仗是因為別人侵略我,為了保家衛(wèi)國,所以我不得已。這不得已代表什么?一旦解決了困境,就不要再想說我現(xiàn)在可以如何如何,積極主動地去對付別人了。不可以這樣子。
最后再重復一次,達成目的之后,不要逞強。千萬不要以為說我們現(xiàn)在今非昔比了,我們不是昔日吳下阿蒙了,就可以如何勝過別人了。所以對于戰(zhàn)爭這件事情,始終要警惕。在人類歷史上,所有的戰(zhàn)爭到最后的結(jié)果都是不理想的。

比如說以西方來說,早期有個大帝國,就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,他那時候也是兵強馬壯,能夠打到三大洲,歐洲、非洲到亞洲。亞歷山大大帝也不過是33歲的英年,就已經(jīng)稱霸天下了,但是英年早逝。他過世的時候,吩咐他的部將說把他抬出去,讓士兵們看,要記得讓他兩手空空垂下來。士兵們看的時候都覺悟到一件事,就是你看,我們的帝王打了三大洲,然后到最后走的時候兩手空空。所以,這個人還不錯。亞歷山大大帝他為什么有這么樣特別的作為呢?因為他的老師是一位哲學家,就是亞里士多德。所以不管怎么樣,他在最后生命結(jié)束的時候,還想到老師的教訓,能夠有這樣一種表現(xiàn),在西方歷史上也算留下一個典范了。
我們在中國方面的話,最有名的當然是秦始皇,能夠統(tǒng)一各國,造成秦帝國,號稱“始皇帝”,等于從我開始,后面有萬世萬代。但誰知道呢?15年之后就滅亡了。
所以有關(guān)戰(zhàn)爭的事情,老子確實是看得很長遠,看得很完整。所以我們也知道,你喜歡做哪些事,善于做什么事,反而容易在那里面,我們叫做“陰溝里翻船”。善于游泳的,往往是溺死的;善于登山的,有時候死于山難;善于騎馬的,很容易從馬背上摔下來。各以其所好,反而帶來它的災難。所以我們喜歡任何方面的作為,都要小心,不要因為它的利反而造成它的害。
最后到結(jié)論的時候,老子就直接說了“物壯則老”,就是任何事情壯大了,就會趨于衰老。我們都知道老子講物的時候常常是指人來說。我們講人吧,少年、青年、壯年之后就奔老年了,這是個自然的趨勢。所以這種趨勢第一種情況就是生老病死,每個人都要經(jīng)過這個階段的。第二個就是說你在世界上跟別人爭強好勝,最后表現(xiàn)什么?盛極而衰。就算你打遍天下無敵手,你總會老吧?江山代有才人出,后面怎么樣?你還要跟別人繼續(xù)爭斗嗎?所以老子說這是不合乎道。所謂的“不合乎道”就有評價的意思了,就是你沒有達到一個理想的標準,你不合乎道,很快就會消逝。

請問,面對這樣的說法,難道我們就要變得消極嗎?不是的。關(guān)鍵在于你是不是有刻意或有意去跟別人爭勝、競爭,然后你成功之后念念不忘,到處炫耀,這才是問題。假如你不是故意跟別人爭的,比如說你在學校念書,在社會上工作,自然而然就有某種成就了。你有了成就之后,不要夸耀,不要炫耀,不要自負。別人看你確實杰出,認為你本來就是一個學霸,就是一個有本事的人。這個時候你也不用太客氣了,你千萬不要說我是僥幸、靠運氣的,其實大家都知道,這個社會上本來就是各有所長。你正好會念書,你正好能工作,這一方面有了成就,別人在其他方面可能有他的成就,他也不見得活得不充實、不快樂。這代表什么?大家互相尊重,各自發(fā)展,構(gòu)建一個社會,多彩多姿,而有一種整體的平衡與和諧。那不是很好嗎?
所以老子常常希望我們怎么樣?常常記得:你說的話,你做的事,最后會回到自己身上。有些人對于健康漫不經(jīng)心,年輕的時候過度使用身體,老的時候就發(fā)現(xiàn)身體來要債了。你前面拼命賺錢,后面就用錢來保養(yǎng)身體。事實上除了戰(zhàn)爭之外,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情況,所以人一定要懂得適可而止。所以在這一章里面,特別談到戰(zhàn)爭的問題。老子提醒我們,盡量避免戰(zhàn)爭,不論是古代農(nóng)業(yè)社會或今天的現(xiàn)代化的工商社會,一旦有戰(zhàn)爭,所有的事情都耽誤了,更不要說有各種死傷的危險。
而“果”這個字反復出現(xiàn),就是你只要達成結(jié)果就好,保家衛(wèi)國,能夠讓別人不敢來侵犯。接著你就要記得五點,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驕,果而不得已,果而勿強。這里面“不得已”三個字特別提醒我們,我是“不得不”才去使用兵力的,一旦達成了目的,就把它放下來,進行日常的文化上的發(fā)展。在歷史上很多這樣的例證,打天下可以靠武力,但治理天下一定需要靠教育與文化方面的建設(shè)。

這一集里面我們學到什么?我們一般人當然不會去發(fā)動什么戰(zhàn)爭,所以我們對于“果”這個字可以多多思考,作為我們學習的一個重要的考慮。就是做任何事情,達成目的就好,然后延伸出來的其他的心態(tài),驕傲、自負、得意這些,都要盡量避免。要記得人各有所長,各有所好。你在自己這一方面成功的話,要有感恩的心態(tài),那就沒有問題了。認為我只是達成了我的目的,而不是為了跟別人爭強好勝的,那么這就是可以合乎老子的要求了。不知道你有什么心得可以拿來分享的。
本文地址:http://m.soutuw.com/dahuadaodejing/5983.html.
聲明: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(quán)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(lián)系,或有版權(quán)異議的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,我們會立即處理,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立即通知我們(管理員郵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,謝謝!